工业遗产保护,有“皮”更要有“馅”

2020-06-10 21:58:42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杨雪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现在多个部门在搞工业遗产保护。我觉得做得有点泛,对遗产内涵和价值的挖掘与阐释还可以做得再精一些、再深入一些。”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工业遗产示例:技术史视野中的工业遗产》新书发布及座谈会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前,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皮”厚“馅”薄,甚至无“馅”的现象。

会议现场。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胡子轩/摄

工业遗产保护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张柏春说,目前对工业遗产的内涵理解比较泛,在认识上需要一个过程。“受关注较早和较多的是工业建筑遗产,这很好理解,是好事。不过,产品设计、工艺和设备等代表着工业生产中的技术核心,它们往往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被改造或淘汰,绝大多数老设备被当成废钢铁卖掉。”在张柏春看来,“皮”厚“馅”薄,是因为厂房、宿舍和部分老产品等工业遗存容易留下、被关注和被保护,而作为“馅”的技术知识、工艺、生产线和设备等,容易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被遗弃。

工业遗产保护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代表工业文明的遗产的价值发掘、保护和有创意的开放利用。张柏春认为,工业遗产是一个交叉领域,不同的学科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如果低估工业遗存的价值,就可能弃毁许多值得保护的重要遗产;如果高估价值或做得过泛,就可能过度保护价值不够高的工业遗存。

技术史学者注重遗存在技术和工业历史上的地位,考量遗存在技术史、工业史、科学史与文化史等方面的价值,认为那些在技术与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典型遗存,尤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遗产值得优先保护。“我们以技术史视角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选择矿冶、能源、机械、交通、纺织、化工等领域28处工业遗产,集结成《中国工业遗产示例:技术史视野中的工业遗产》,初步阐释它们在技术与工业史上的典型性和重要地位。”张柏春说。

比如,洛阳拖拉机厂是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是现代工业史上“156项工程”的一个重要代表。“不仅‘苏式’厂房和宿舍等建筑保存完好,最初的生产线布局也依稀可见,更难得的是还留存或沿用着不少建厂时装用的苏制机器设备,以及上海、昆明、沈阳和武汉等地企业为其制造的机器设备。”张柏春说,洛阳拖拉机厂同时幸存的工业建筑和老工艺设备值得做缜密的抢救性保护。例如,将其中一个原来的装配车间或发动机车间的主体建筑改造成一座博物馆,集中展示产品、生产工艺和典型机器设备。

“工业博物馆的展示内容应包括产品、设计资料、工艺流程及其代表性的实物、机器设备和演示模型等,让观众了解产品是怎么被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用故事呈现出遗产的技术价值。”这是张柏春理想中“馅”的模样。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