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生活随处可见,乡村振兴的“沂蒙样板村”来了!

2021-04-08 10:46:3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延斌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山村到远近闻名的田园综合体,直至被世界旅游联盟“点名”推介;一产的一份收入,通过“新六产”的打造,变成六份收入,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将藕塘做成盆景,更将其做成脱贫产业,成就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金秋收获季节,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沂蒙大地,兰陵、费县、蒙阴、沂南等地采访,以文字记录临沂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方面的经验举措,呈现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

“小康路上,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

虽然时间已临近霜降,但临沂市孟良崮山下,藕塘的痕迹还在。

“藕塘不光好看,也是村里的扶贫项目,每年都能给村里的贫困户分红。”一边介绍着村里的情况,代庄村两委成员袁中菊一边将记者带入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这座二层小楼是沂南县第一家村级养老中心,村里有18位老人在这里居住,20多位老人在这里就餐。“今天中午的饭是馒头和猪肉炖土豆,还有紫菜蛋花汤和小米粥。有几位老人不能过来就餐,我们就把饭菜送到家里。”

代庄村里走一走,这里的“小康生活”都看得见摸得着。

村里蔬菜基地的18号大棚里,黄瓜藤已经爬到一人多高。村民季怀忠正忙着给黄瓜掐秧。大棚旁的生产房里,早就装上了空调、电视,干完了活就可以到这里休息。“我以前在外打工,后来家人生病就回来了。村里建扶贫大棚,我就买了一个,去年又多承包了一个,现在每年毛收入10万元以上。”原本是贫困户的季怀忠靠着自己的双手,同大家一起奔在小康路上。

32岁的刘赛赛依托孟良崮的旅游资源,搞起了旅游特色食品生意。“我注册的品牌叫‘农味探索者’,有山楂条、猫耳朵、粟米条等休闲食品,通过旅游大巴、特产商店、微商等多种形式售卖,销量都还不错。每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吧。”随着代庄村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刘赛赛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下步我想开烘焙店,增加食品种类,扩大销售渠道。”

微笑出现在村民脸上,村子也在一天天改变。道路修到了每户村民门口,路灯让村里的夜晚亮起来,新建的幼儿园带给孩子欢笑,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安心顺遂,水、电、燃气管道……“小康路上,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代庄村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做到了。

从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发展成为今天孙祖镇的样板村,代庄村演绎出了小康生活的安适和幸福。

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庄跨越到远近闻名的田园综合体

最近,“压油沟”被世界旅游组织“点了名”。当然,前者被点名表扬,成了典范。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从2017年开始动工开发,当地村民得到了实惠。”兰陵县压油沟社区主任朱德海接受记者采访说,通过安置就业,还有在这里打工收入,老百姓收入翻了几番。压油沟村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局面。

曾经的压油沟,被列为山东省400个贫穷村之一,村民不甘贫穷,纷纷外出务工。2016年,村子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依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成至今远近闻名的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乡亲们自豪的是,世界旅游联盟向社会推出100个旅游减贫案例,压油沟就榜上有名。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建设主要是依托老古村村落往周边辐射,现在是14个村,2万亩。在安置老百姓就业方面,年轻力壮的村民可以在综合体承包美食街商铺,年龄大的村民可以做保洁工作,身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可以建设小木屋、摊点上卖饮料食品等。“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彻彻底底让村民们脱了贫,致了富。”朱德海说。

“3年前,我们小东山村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庄。2017年和(压油沟)综合体对接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东山村党支部书记井永东说。

全村共60户的小东山村,主要种植花生、地瓜、板栗、核桃等农作物。2018年压油沟田园综合体规划为小东山送来了发展的东风,由村党支部牵头将全村355亩规划土地全部流转入股到田园综合体后,依托综合体投资建设,小东山村道路、绿化、自来水、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综合体每年按照每亩800元的分红返给村民,2018年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12.81万元。

“我们看好山区发展盆景的趋势,家家户户种植盆景,建设了微型盆景苗木基地,男女老少都能干,村民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井永东说。

将“美丽资源”转换成“美丽经济”,他们有心得

“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将“美丽资源”转换成“美丽经济”,实现产业兴旺,村子繁荣,农民增收。这一点,费县彩山前村有心得。

“三年前的村子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车进不来也出不去,全是泥水,改造提升后村容村貌改变了不少。”彩山前支部委员王西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主要做了三个工作: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挖掘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在村内行走,可以看到石碾、石凳、凉亭遍布其内,石步道依彩山而建,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完全想象不到之前“泥泞破败”的景象。

村居环境提升,农业生产也不能落下。彩山前村结合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优势,通过多方跑资金、拉政策,争取各类资金,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实施农田灌溉项目,解决村内300亩土地用水问题,还结合百姓需求建设蔬菜大棚、特色养殖基地等。

环境好了,农业稳了,彩山前村就将目光放到了“挖掘资源亮优势”上,建设特色民宿,走“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的致富路。

“未建民宿之前,村集体收入为0,民宿投入使用后,村集体每年收入八九万元,还带动了当地人就业,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这是王西表的自豪,村落风貌资源优美,十分适合打造乡村旅游。

村集体通过成立彩山民宿专业合作社将社员宅基地进行租赁改造提升,委托合作企业运营管理。今年4月以来入住游客达1000余人次,日常入住率达55%,国庆节假日期间入住率达100%,实现抱团发展,利益共享。

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如今,这里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的“孟良崮战役”,正在进行最后的冲锋。

流淌于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沂蒙精神的强力指引,老区上下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