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明:
勇担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

2022-07-21 07:30:2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少明

张少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一重要论述,为国有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我国材料及冶金领域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中国钢研成立70年以来,始终立足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的职责使命,承担了大量金属新材料以及钢铁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制开发任务,拥有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9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115项,授权专利2400余项。

“坚定创新自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作为技术创新国家队、主力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研胸怀“国之大者”,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使命,责无旁贷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钢研发挥材料技术引领者作用,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性需求,明确重点突破方向,着力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成果,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人工核聚变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立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优化升级“小核心、大协作”研发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贯通研产用协同创新、攻坚突破。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钢研发挥双边市场联通者作用,为材料制备和材料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完善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24个,充分发挥平台对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支撑作用。稳步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积极培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创新平台。

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中国钢研发挥一体化服务提供者作用,依托“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深度结合的创新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材料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牵头组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产学研检用”创新生态,在开放共享中追求卓越。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中国钢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紧盯自主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统一、分层、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架构、流程及运行机制,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完善运营机制,聚焦“卡脖子”攻关任务,全面压实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军令状”,做到“挂图作战、后墙不倒”。强化过程监督,建立攻关工程“周检查”“月汇报”“季推进”等工作机制,定期跟踪任务进展,确保攻关任务务期必成。

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实现从“多小散弱”向“多小聚强”的转变。优化区域规划,参与“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

推进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加速数智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搭建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成立数字化研发中心、钢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中心、氢冶金中心,着力解决材料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难题,从底层、前沿、共性技术出发,全面赋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7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钢研培养造就了以12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战略科学家、行业专家和一线核心骨干。十八大以来,中国钢研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厚植人才沃土,为各类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活力。

高层次人才汇智聚力。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健全完善首席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制度,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2012年—2021年,共获得国家级科技人才奖励86人次。截至2021年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达3937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0%。

市场化机制选贤用能。制定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策略,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柔性项目组”等组织激励模式,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坚持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市场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竞争机制,推进全员公开招聘、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传承精神中接续奋斗。70年来中国钢研在党的引领和指导下,涌现了以“科技战线的铁人——陈篪”为代表的无数榜样。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与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一脉相承的钢研精神,让“客户至上、诚实守信、开放共享、追求卓越”成为新时代钢研人的精神追求,继续为建设一流科技集团不懈奋斗,以钢研梦助力中国梦。

中国钢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以创新为灵魂,进一步增强科技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努力成为引领材料技术进步的一流科技集团,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