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姜胜来
9月12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目前,湖北已备案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共6类484家,数量排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湖北全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与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放在一起,作为全省战略科技力量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上看,除神农架林区以外,湖北省基本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市州全覆盖。其中,排名靠前的是,武汉市96家,宜昌63家,黄冈50家,荆州和荆门各40家,十堰36家,襄阳35家。
从领域上看,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约70%分布于五大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其中,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数量最多,达163家。高端装备领域93家,光电子信息领域53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1家,北斗以及其他领域151家。
从主体上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基本由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并且已经逐步形成“面向一个主攻方向,一名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这“五个一”为特征的创新联合体“湖北模式”。
目前,湖北省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达95%,有84%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企业。
从效益上看,该省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和集聚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科技领军人才超过200人,累计孵化科技企业超过1000家。同时,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标志性应用。东风公司牵头组建“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组织2000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研发出4款车规级芯片,有力支撑了突破汽车芯片“卡脖子”难题。由湖北交投集团牵头,华中科技大学、东风汽车、中国信通、华为等9家单位参与的“湖北省数字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研发出了光纤传感智慧高速成套技术,在鄂州花湖机场高速公路上推广应用,实现了对车辆轨迹及交通事件识别率大于98%,事故响应时间缩短50%。
湖北省科技厅规划与法规处副处长曾毅介绍,下一步,将深化实施全省新型研发机构“跃级提升”行动,统筹规划布局,按照“三个全覆盖”的思路,加强顶层谋划。一是聚焦湖北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对每条重点产业链实行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全覆盖。二是对每个县(市、区)实施地域全覆盖,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因地制宜加快形成“一县一院一品”发展格局。三是对有组织实施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方向进行全覆盖,以“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为切入点,采取校企合作、上下游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