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洪星
5月8日,一场名为“锦罗万象—共筑街里”的居民共建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蓟门书院(北太平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展开。在社区居民、志愿者及罗庄片区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锦罗万象—美丽北太”文化界面亮相罗庄中路。
此次活动涵盖植物标本制作、装裱与文化界面布设3个环节。活动伊始,责任规划师赵新越介绍花园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相关政策,以及“共筑北太”系列成果与本次活动流程。北京林业大学王思元教授团队成员详细讲解植物标本制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并现场指导居民制作标本。随后,居民将制作好的标本装入亚克力透明板装裱,最后共同将标本嵌入预制墙面模块,完成“锦罗万象—美丽北太”文化界面布设。
位于罗庄中路北端的“锦罗万象、美丽北太”文化界面,是罗庄片区整体环境整治提升的特色项目。其设计融入北太平庄街道电影文化元素,预制清水混凝土砌块采用摄像机镜头模块形式,组合开墙透绿。模块内放置宣传海报与植物标本,部分标本源于此次科普活动成果,兼具文化宣传与科普教育意义。模块还内置灯光系统,夜间可呈现“锦罗万象”“美丽北太”字样,点亮街区夜景。
罗庄片区整体环境整治提升是2024年海淀区重点项目。北太平庄街道依托海淀区责任规划师“1+1+N”制度优势,针对片区5条道路及路侧约4.5公顷公共空间综合施策。项目以“锦罗万象,畅行街里”为主题,提取“罗庄”里坊制社区肌理,让每条道路各展特色,打造多彩宜居环境。同时,着力解决街区通行、公共空间功能等难题,实现“畅行”。
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宁表示,“十四五”以来,北太平庄街道充分发挥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优势,搭建“共筑北太”平台,从蓟门里社区小花园项目到文慧园路环境整治项目,到现在的“罗庄片区环境整治项目”等项目,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锦罗万象”文化界面不仅是环境整治的成果,更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建设者”。
(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