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7月18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的重要板块——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会议举行。与会嘉宾分别通过以物流运输、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进行深入交流,推动合作项目落地。
在物流运输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上,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正式揭牌。该中心由济南市与青岛市联合建设,于今年1月获批。青岛枢纽项目规划中欧班列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进口粮食监管中心、国际冷链中心等六大中心,加速建设“物流+贸易+金融”的聚链式产业发展区。
以“绿色丝路·上合共赢”为主题的新能源对话对接会上,技术合作成为焦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参会代表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参会代表对光伏建筑一体化创新方案进行推介。与会嘉宾还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路径,构网型技术及数字赋能新能源进行了交流。
装备制造技术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以“新质领航 智造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多国工商机构和采购商参与。阿联酋哈伊马角经济区驻华首席代表刘苗苗现场推介该区域投资政策。她表示,哈伊马角经济区希望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前往投资兴业,共同打造国际化的产业园区。活动现场,参会企业以及国内外采购商围绕产品推广、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洽谈对接。
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新基建、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数字经济对接对话会上,上合示范区“数据跨境服务专区”正式揭牌。专区将依托国家数据跨境政策试点优势,力争开通跨境数据专线、设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服务专区”,着力打造数据安全等要素的产业生态。
(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