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7月17日至18日,黄海之滨迎来一场盛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来自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各国政府、企业及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主题,共绘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新图景。
贸易兴旺彰显“活力上合”
大会框架下同步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约360家参展商带着特色商品共赴“上合之约”。
阿富汗坚果、尼泊尔高山茶、伊朗椰枣……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的主题展区内,特色好物琳琅满目,呈现浓厚“上合风情”,不仅吸引近3000名采购商洽谈合作,还招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淘宝”。
“盐灯、骆驼皮灯、羊绒围巾是我们馆最受欢迎的产品,卖得特别好。”巴基斯坦展馆负责人自豪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博览会还设置了机械装备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等五大专业展。从展台到洽谈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采购商穿梭其间,或遴选商品,或翻看产品手册,或探讨合作方案。一次次握手、一笔笔订单,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此次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分享地方经贸合作经验,探讨双向贸易投资提质增量新路径。
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表示,上合组织各国在市场、经济结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近年来,各方聚焦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
“地方合作是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欧亚司一级巡视员王开轩表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延续良好合作传统,加强经贸交流和项目对接。
吉尔吉斯斯坦国会议员卡里姆·汉杰扎表示,期待上合组织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项目,以深化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推动以创新链对接产业链
大会还举办了涉及新能源、海洋物联网等多个产业的合作对接会,推动以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加速技术、产品输出与项目落地。
“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能源合作始终是优先发展方向。”国家能源局国际司俄亚处处长李俊霞介绍,上合组织国家资源、市场、技术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当前,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持续创新,正在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务实高效的解决方案。此次大会专门设置了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接会。华为、东方电气、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分别推介了数字赋能新能源、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受到上合组织各国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执行局长塔什台·库阿尼什表示,哈萨克斯坦正在探索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和人才培养。他希望中国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技术专家到访,参与该国新能源项目的建设。
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对话伙伴国中,多数拥有广阔海洋或绵长海岸线,为深化海洋物联网合作奠定了天然优势。在上合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表示,依托海洋物联网和海洋大数据智能应用,海岸带污染监测、海洋牧场、海洋预报与防灾减灾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大力发展海洋物联网是大势所趋。期待各方拥抱上合组织国家广阔市场,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王军成说。
作为大会举办地,青岛正布局发展包括海洋物联网在内的海洋未来产业。“青岛将从推动技术突破与基建升级、强化主体培育与产业集聚、拓展场景应用与全球协同3个方面着手,与全球伙伴深化海洋物联网产业合作。”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