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珍 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近日,福州大学“酶力全开”团队研发的“D-氨基醇绿色酶法不对称合成技术”完成吨级中试,其核心工艺解决传统氟苯尼考生产工艺痛点,相关成果已获普洛药业、南方制药等龙头企业认可并达成合作。
氟苯尼考是当下主流兽用抗生素,其核心中间体D-氨基醇的生产工艺直接影响产品成本与质量。但传统D-氨基醇合成存在步骤烦琐、污染严重、转化率低等问题。项目负责人赵鸿儒带领团队走访7个省份的11家氟苯尼考企业深入调研,针对行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
研发期间,团队多次与工厂技术员探讨技术细节,优化催化体系。最终,团队以D-丝氨酸和对甲砜基苯甲醛为底物,通过氨基酸氧化酶、丙酮酸脱羧酶和转氨酶的级联催化,用“一锅法”合成D-氨基醇,不仅简化了步骤,还提升了效率。团队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酶结构,获得高活性催化元件。同时,团队通过设计多酶共表达工程菌,实现3步催化反应在同一细胞内完成,缩短了反应时间。团队自主研发固定化技术,使酶经100次重复使用仍保留90%以上活性,解决了酶寿命短的问题。
为推进技术产业化,团队深入生产车间开展调研,记录反应参数、调整工艺细节。目前,该技术已实现D-氨基醇“零副产”合成,较传统工艺降低氟苯尼考生产成本50%。据悉,团队下一步将推进氟苯尼考纯酶法合成研究,力争2028年实现全产业链绿色生产。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