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曹健 赵逸博
10月31日,北京延庆区南山环线三期道路正式开通试运行,较计划工期提前两个月贯通。工程关键节点——跨大秦铁路7000吨转体桥以5毫米内误差完成85度精准转体,攻克全线最难断点,为京北交通路网升级与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国家“西煤东运”核心通道,大秦铁路日均通行130列重载列车,是世界最繁忙的重载铁路之一。为实现施工“零干扰、高精度”,中铁六局北京公司创新采用“先建后转”工艺,先在铁路旁预制T构梁体,再通过三重技术突破保障转体成功:全站仪与激光跟踪仪联调建立三维坐标系,实现毫米级定位;高精度转体支座搭配精细打磨滑道,将梁体转动阻力降低60%;智能监控系统形成秒级闭环管控,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近10倍。今年5月,施工团队利用铁路“空窗期”完成跨线施工,未影响一列货运列车通行。

南山环线三期全长19.8公里,串联八达岭长城、永宁古城等景点,与多条公路、高速织就延庆“骨架路网”。工程践行生态施工理念,28万立方米隧道弃土全部转化为路基填料,隧道口种植3000株乡土植物。道路开通后,沿线3万居民到城区车程缩短20分钟;大榆树镇农产品运输年增收500万元,井庄镇旅游大巴通行效率提升40%,预计年带动旅游收入增长1.2亿元。
此次工程不仅打通了京北交通物理断点,更激活了区域发展动能,为重载铁路跨线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