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11月12日,“2025年黄陵县社科课题专项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会议聚焦黄陵县农业、文化、能源等领域的重大课题,推动政校企合作从“纸面”走向“地面”,以实打实的研究攻关为县域发展注入动能。

“这台机器人不仅‘眼睛’看得准,还能在复杂光照和枝叶遮挡环境下稳定识别果实、精准实现无损采摘,是机械、电子、人工智能与农学深度融合的成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福增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台“双胞胎”人形苹果采摘机器人,前不久刚在黄陵县隆坊镇景曦苹果试验站成功完成实地演示。杨福增带领团队扎根黄陵,在智慧农业与高端智能果园装备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团队则为黄陵文旅插上“数字翅膀”。该院影像动画系主任雷桐介绍,团队多年来深耕黄陵,通过构建“文化数据库—创意解构—数字呈现”的转译路径,创作出一系列影视动画、VR/AR及文创产品,让黄帝陵、翡翠梨等文化符号以更年轻、更沉浸的方式“活”起来,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黄陵近年来在社科研究与地方实践融合方面成效显著,已形成‘课题研究—政策转化—实践评估’的闭环机制。”黄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表示,“十五五”时期是黄陵迈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正亟需高校智库为产业升级与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黄帝陵的所在地。本次研讨会上,黄陵发布了8个“十五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包括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文旅产业、乡村振兴“黄陵模式”、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低空经济、数字黄陵及人口发展战略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