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谭祥
11月11日,2025年大巴山药谷中医药产业科技人才培训班(第二期)暨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在重庆市黔江区开班。来自鲁渝协作相关14个区县的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卫技术骨干近120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由重庆市科技局和山东省科技厅共同组织,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黔江区科学技术局联合承办,为期7天。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强化山东对口协作重庆相关区县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与技术水平,充分释放中医特色优势,推广实用型中医康养适宜技术,补齐基层中医康养服务短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

此次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操”的立体化模式,汇聚鲁渝两地优质资源与行业顶尖师资力量。授课阵容涵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及中国针灸学会的知名专家,聚焦解结松筋疗法、五运六气理论临床运用、黄氏熨灸疗法及刮痧疗法、动留针术实操等核心内容,开展深度剖析与系统讲解。此外,学员还将赴黔江区中医院进行小针刀疗法、推拿与康复理疗的实地实操训练。
重庆市科技局社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以鲁渝协作为纽带,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深度共享,既强化中医适宜技术等传统优势传承,又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精准契合全会“打造中医药协同发展样板”的要求。培训班将搭建鲁渝中医药合作长效桥梁,推动形成“技术互鉴、人才互通、产业互补”的良性格局,持续为大巴山药谷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