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高跃 孙亚
近日,湖北农发集团旗下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储备粮油”)通过聚力构建“控温储粮、绿色防治、数智管理”三大核心体系,成功推动省级储备粮从“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迈进,为粮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湖北实践”。

控温储粮是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湖北储备粮油累计投资2.8亿元,完成52万吨准低温仓改造,新建17万吨高标准储备仓房,自有仓房已全面完成准低温升级。2024年,凭借优异的仓房性能,通过科学采取降温蓄冷、隔热保冷等措施,超过90%的仓房实现准低温储藏,全年最高粮温控制在25℃,轮换粮食品质获市场高度认可。
同时,该公司大力探索技术创新:超过17%的仓房应用辐射制冷材料,使单仓控温能耗降低30%以上;试点动静态隔热技术,有效阻隔外部热源;建成1612平方米光伏板,为制冷系统提供绿电支持。鼓励职工“小改小革”,多项实用创新如隔热气囊、空调分配器、环流风机等为控温储粮注入新动能。
践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湖北储备粮油成功搭建绿色害虫“防火墙”与“灭火器”。通过综合应用控温、诱捕、捕食螨及非化学防护剂等技术,建立防治协同闭环的绿色防控体系。2024年,30栋未轮换仓房实现全年免熏蒸,有效保障绿色优质原粮供给。
此外,该公司还广泛应用害虫诱捕器实现全覆盖监测,并试点AI智能识别系统,实现虫情可视化、预警智能化。同时,全面推广食品级惰性粉,试点捕食螨、多杀霉素等非化学防护剂,吨粮熏蒸药剂使用量逐年下降。氮气气调这一绿色核心技术已在多家子公司应用,相关研究为全面推广提供支撑,预计到2025年底将实现气调储粮技术全覆盖。
数智化转型是提升仓储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湖北储备粮油助力湖北省构建粮食购销监管平台,实现粮食购销数据实时监测、在线监管,打通从出入库、检验、入仓到结算的全链条智能化管控,构建了智能仓储“数据链路图”,实现对粮情、数量、环境的全天候实时掌控与风险预警。
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集成粮情检测、智能防治、气调控制等功能的一体化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全周期数字化监管和无纸化台账管理。
未来,湖北农发集团持续紧扣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核心目标,深化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协同创新,推动氮气气调、辐射制冷、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迭代升级绿色储粮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产学研用长效机制,着力打造高标准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农发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