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超细微异常痕迹,阻击有组织网络攻击
――中科院软件所发布金刚(KingKong)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
中国科技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许茜)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布了金刚(KingKong)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网络空间中的有组织攻击――高可持续性威胁(简称APT攻击),通过捕捉软件运行过程中的细微异常,识别攻击行为,从而阻击网络攻击。
该系统研发人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苏璞睿向记者介绍,有组织攻击与一般性攻击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各种先进攻击技术的应用,通常会利用未知漏洞(即0Day漏洞)、采用特种木马进行攻击。比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伊朗核电站事件、Hacking Team被攻击事件等等。对于这一类攻击,传统杀毒软件基本无能为力,也是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攻防双方总是一个在“躲”,一个在“追”。而有组织攻击的防御难就难在攻击者是一个“技术高手”。它们会掩盖自己的“外貌特点”――消除各种代码特征;会利用一些“隐蔽通道”――利用未公开的漏洞;甚至还会利用特殊手段检查“是否有机关”――检测是否被调试或在虚拟环境运行。
基于团队在软件动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金刚”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作为一套细粒度、高透明的恶意软件动态检测系统,在软件运行过程分析、程序异常控制流识别等多方面均取得突破,可通过探究程序运行中的细微异常,发现程序的“不轨”行为,将有效提升网络空间中的恶意软件防范能力。
据悉,目前该系统已免费开放试用,了解详情可登陆“金刚恶意软件智能分析系统”官方网站(http://tca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