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生态人文环境治理院士参事专家会议在京举行  

2019-12-01 17:57:58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陈小柒

中国科技网讯 121,由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主办,住建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共同支持的“首都生态人文环境治理院士参事专家会议暨‘红色赋能’党建品牌引领社会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多位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来自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士,以及多位外国驻华使节参加会议。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愿景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特别是确立“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按照权责匹配、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要求等举措,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过,北京市在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的新常态能力尚显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军洋

针对上述问题,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军洋在主持会议时明确指出,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作为首都一级社会组织,为进一步积极构建切实有效的工作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为首都北京的建设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主动强化党建引领、平台搭建、整合资源、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等价值,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首都基层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同时,协会党建工作组还积极创新“党建+业务”双轨并行模式,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充分有机结合,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首都人文环境新时代。

会上,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党建工作组宣布正式全面启动 “红色赋能”党建品牌工作计划,选择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及天竺地区作为党建工作率先开展样本区,重点调查生态人文环境治理、企业营商环境和国际社区现状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政府基层建设提出建议与意见,形成报告,积极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此外,与会人士就北京如何提升人文环境治理水平等问题建言献策。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蒋明麟表示,在北京城市改造过程中,应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选用绿色建材,提高改造和新建建筑中的装配式建筑比重,在采暖、隔热、采光等方面将能源消耗降到较低水平。此外,应加强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通过社区基层组织,做好垃圾分类宣传,真正做到运输、处理科学分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表示,目前,国际上有十几个国家的自来水可以实现直用,北京可以借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智慧水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质,推进建立现代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在垃圾处理方面,北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建设垃圾处理工厂。

住建部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表示,提升北京的生态人文环境,应全要素、全空间、全过程地深入推行绿色城市建设。“全要素就是要在建筑、能源、交通、产业、水资源、垃圾处理等方方面面追求绿色化、可再生化。全空间就是是从绿色建筑到绿色社区、绿色街道、绿色城区等各个单元,都实现绿色化,让一个个小的绿色细胞单元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全空间绿色。全过程是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部要绿色,不能光关心新建建筑,老建筑改造要比新建建筑的量大得多,它们的节能改造潜力无限。”

责任编辑: 陈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