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农耕沃土 千年农遗绽放新活力

2022-07-18 21:51:0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举办。

勤劳智慧的青田人,面对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生态系统,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们高度重视对先人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承古法育苗技艺,建立了农田种质资源保护点,确保了原种的纯正和多样性。同时也以创新引领传承和保护,抓住了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契机,建立了‘农遗保’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植入了‘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了稻鱼共生环境精准质控,让千年农遗绽放出新鲜的活力。”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县委书记林霞说。

以发展之责深挖农遗价值。青田总结了稻鱼养殖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了种粮综合直补和生态补贴等惠农政策,创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稻鱼米“五统一”机制。

“如今我们全县稻鱼共生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占了大概1/4的水稻田。稻鱼米的价值翻了两番,每一亩价格超过了万元。仅稻鱼米这一项,农民亩均增收就超过了两千元。我们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青田模式’。”林霞说。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说,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下,板凳龙、鱼灯舞等一些传统民俗民风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彰显了浙江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标识,也让“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省域品牌更加鲜明。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今年是倡议提出20周年。

“中国是这项倡议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是其他国家目前还难以比拟的收获者。”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

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从15项增加至18项,居世界首位。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苛刻,我们一直在总量上保持领先,的确不容易。”隋鹏飞说,“2015年,我国出台了全球第一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系统地开展保护、摸清家底等工作,在全球我国是第一个。”

“中国对历史文物的发掘保护获得国际认可,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在农耕文明的科学研究上,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专业的团队;在中国农业博物馆里,设有农耕文明的相关展厅展览,专门展示农耕文明的工具器械等。我们还建立了完整的监测体系,不仅有日常监测,还有年度监测。不仅有第三方评估,还有反应性监测。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保护监测,用制度规范避免‘重申报、请保护’的现象发生。”隋鹏飞说。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