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网络、把握未来趋势、培育青年力量——浦江创新论坛十五周年成果巡礼

2022-08-24 12:01:3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凌纪伟

新华网 凌纪伟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是观察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历经十五年发展,论坛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丰富创新理论研究,完善国家创新政策制订,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撑。论坛紧扣建设创新网络、把握未来趋势、培育青年力量三大使命,在主题设计、议程设置、成果发布等方面,以实际行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建设创新网络

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

放眼国际国内,浦江创新论坛在推动全球合作和国内区域协同方面搭建了创新平台,让中国智慧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国内不同区域的创新资源交流互动。

2012年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主宾国机制。通过主宾国机制拓展了论坛科技外交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过去几年,德国、芬兰、俄罗斯、以色列、英国、丹麦王国、葡萄牙、新加坡、塞尔维亚等国分别以主宾国身份亮相论坛,历届主宾国国家领导人先后为论坛发来贺信或视频致辞,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为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创新合作搭建了桥梁。

“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2016年,浦江创新论坛首次走出国门办会,促进了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同年论坛还创设了“一带一路”专题论坛,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文交流机制和科技创新智库交流平台。“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成为交流各国科技创新合作实践与政策经验,面对共同问题与挑战提出合作解决途径和办法的平台。

在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上,正式构建形成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智库合作网络”,塞尔维亚、泰国、巴基斯坦、埃及、中国等国的8家智库已加入该网络,为沿线国家的科技界提供了密切沟通、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新桥梁。

浦江创新论坛于2019年增设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讨会。为提升我国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创新策源能力,论坛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交流平台,邀请了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新加坡A Star SIM Tech-NUS大面积柔性混合电子联合实验室、浙江之江实验室、上海张江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量子通信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国际知名综合性实验室或研究机构。通过促进跨学科融合、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实现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

2012年起,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主宾省(市)机制。北京市、四川省、黑龙江、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河北省、陕西省、重庆市先后作为主宾省(市)派出代表团重点参与论坛,来自国家东中西区域的省市,在浦江创新论坛展示了资源、区位、产业、生态、人才优势,发出了区域合作的先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长三角区域地缘相近、人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其历史脉络的传承。跨入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8年浦江创新论坛聚焦“新时代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区域的力量”,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群——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展开高层对话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流动。区域论坛上,《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图为2021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

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产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长三角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个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助力长三角发展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增长极。

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是拓展上海科创中心发展空间、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内在要求。浦江创新论坛立足长三角,放眼全世界,深化开放创新,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助力国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战略先机、赢得战略主动、塑造战略优势。

把握未来趋势

“四个面向”擘画出未来科技创新的清晰路径,为把握创新趋势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迭代不断加快,只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进行创新,才能领航未来。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发布的《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聚焦软体机器人、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神经形态芯片和类石墨稀二维材料五大前沿技术,讨论了全球背景下开放合作对于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我国在各个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机遇和建议。

新兴技术是创新源动力。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新兴技术论坛聚焦“区块链、疫苗与全球健康、金融科技、科学数据”等前沿技术,探讨新技术趋势和产业点融合,对于寻找新机遇、突破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众多前沿科技领域的顶尖学者,都曾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分享前瞻思考,浦江创新论坛也见证了前沿科技的最新走向。

图为2020全球技术转移大会

创新不是口号,不是阳春白雪、空中楼阁,它要服务经济大局,在经济主战场获得生命力。

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增设“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展会)”,打造全球需求“集散地”、技术交易“强磁场”、技术转移“服务站”,带动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充分流动。去年,大会共实现现场对接2000余次,达成合作意向100余项,意向交易额超过4亿元。

成功的创业是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的有效结合。浦江创新论坛近年来围绕双创主题,先后聚焦创业成长、青年创业、双创新模式、大众创业与共享经济等议题,并组织了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嘉宾对于创新创业的思考。

金融是经济的源头活水。浦江创新论坛十分注重从金融角度探讨绿色金融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2018年浦江创新论坛举办首届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来自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商银行等国内外机构的嘉宾,从宏观层面解析国际国内对于绿色发展理念和路径的探索,从微观层面聚焦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全链条中的难点。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新中国科技工作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着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浦江创新论坛正在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自主创新上奋发有为。

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的“总开关”。浦江论坛始终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前瞻性基础研究。2008年首届浦江创新论坛上,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以DNA双螺旋结构、发电机、计算机这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案例为例,阐述科技研究发展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模式。

2022浦江创新论坛将聚焦以科技创新支撑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与技术体系、深化全球低碳科技合作等诸多议题,探索低碳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科技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和现实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技创新成为护航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大抓手。

一场疫情,让全球健康体系建设与共治成为瞩目话题。浦江创新论坛持续聚焦生物医药、全球健康等领域开设专题论坛,始终关注生命科学创新技术对人类健康的改善。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围绕疫苗与全球健康,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等嘉宾分享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探讨科学家如何面对新冠病毒变异的挑战、如何制定合理高效的接种方案。

科技创新必须瞄准“四个面向”,浦江创新论坛发挥智库平台优势,在服务“四个面向”、把握创新未来趋势中体现出了自身价值。

培育青年力量

科技自立自强,青年是重要支撑。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最具创造热情和创新潜力,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近年来,浦江创新论坛越发突出青年力量,着力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台,助力国内国际人才紧密衔接,使论坛成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量,2018年,浦江创新论坛首次增设“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邀请40余位45周岁以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先锋,围绕青年人才的成长之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等议题展开交流,并与资深科学家们共话世界科技创新趋势、创新型城市形态等。

“青年峰会”致力于聆听青年声音,传播青年力量,在浦江创新论坛设立特别演讲席位,分享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参加“青年峰会”的多位嘉宾在会后共同宣布发起“青年造就者联盟”,汇聚来自全世界最新锐的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和创新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努力消除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壁垒。

青年声音是时代最强音。面对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聆听来自青年的声音。

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首度发起《寻找青年的声音》活动,该活动通过遴选来自青年群体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文,蓄水青年人才、发现青年先锋。此次征集活动不仅得到各界组织的携手助力,科技界、企业界等大咖亦纷纷前来助阵。他们置身科技革命中见证业态的蓬勃崛起,力求在创新浪潮中寻找勃勃生机的“生力军”。

《寻找青年的声音》2021年增设青年科学家座谈会,搭建与科技部部长的对话平台。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全国各地在量子信息、医学、农业、区块链、海洋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潜心科研的30位平均年龄仅37岁的青年科学家与科技部、上海市的有关领导及徐匡迪、徐冠华、蒲慕明、许宁生、林忠钦、陈杰等院士交流对话。

在去年首度成功举办《寻找青年的声音》基础上,2022年将围绕数学物理、天文地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交通建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化学材料、前沿交叉及其他专业学科领域,分别征集青年“观点”、青年“诠释”和青年“创想”。最终,浦江创新论坛将组织专家共同遴选出优秀“声音”,评选出一批“浦江创新论坛青年创新(Young Innovation)先锋”,提供 “青年创新讲台”演讲席位、大会观察员席位、青年社群活动交流、项目孵化落地对接、人才计划推荐扶植等支持。

《寻找青年的声音》为中国乃至全球科研机构、科技组织、科技智库的青年学者、青年科学家、青年创业者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平台。活动鼓励具有原创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论坛上发布交流,吸引更多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科研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参与,支持更多的科技服务机构为青年科学家服务。

浦江创新论坛始终在开放和创新路上前行,关注创新网络、未来趋势和青年力量,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球创新,中国主场,上海气质,浦江创新论坛已成为集聚璀璨思想之地,充盈着属于科技创新的荣光。今天,在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上海,肩负着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创新,正定义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立于十五周年新起点,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面对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挑战,浦江创新论坛积极以国际视野谋划创新未来,大力推动开放交流合作,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信号释放地、重要话题引领地和重要论述策源地。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