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揭示先天巨结肠发病机制

2024-05-06 18:35:5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吴纯新 田娟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田娟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冯杰雄教授与湖北大学刘志华教授合作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发育的时空分子图谱,揭示了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发育细胞》杂志。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疾病,发病率在1/2000—1/5000之间。以往研究表明,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少神经节细胞,导致肠段失去正常蠕动功能,进而形成肠梗阻,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受访单位供图

为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不同发育时间点及不同肠段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精细地描绘肠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及分子图谱。通过分析,他们发现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高迁移性、增殖性和较高的细胞可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肠道微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相互作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不仅与其他未分化肠神经嵴细胞相互作用,还协调了胃肠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研究团队利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与肠道细胞发育之间错综复杂的协调关系。研究指出,一些分子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与肠道其他细胞的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信号受损时,将影响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调控的基因表达,可能导致先天巨结肠发生。

冯杰雄表示,此项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肠神经嵴细胞的发育过程,阐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责任编辑: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