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于紫月
8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教授、副院长王成硕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对于症状严重且未控制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抗IL-4Rα单抗)治疗可显著缩小鼻息肉体积、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该研究为我国CRSwNP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或将带动进口单抗降价,使更多患者受益。
CRSwNP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鼻堵、失嗅、脓涕及头面部疼痛,我国患者超4000万。在现有治疗体系下,高达50%以上的CRSwNP患者即使经过规范药物、手术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被称为难治性CRSwNP。在生物制剂类药物问世之前,难治性CRSwNP患者一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该病难治的原因在于患者多伴随全身系统性2型炎症,导致鼻窦炎症状持续存在。司普奇拜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IL-4Rα靶向单抗药物,具有抗2型炎症作用。2024年12月,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张罗团队还牵头制定了CRSwNP生物制剂治疗的“中国意见书”,向全世界介绍CRSwNP生物制剂治疗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