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魏依晨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两年来,内蒙古累计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面积1489万亩,有效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徐宏伟介绍,河套灌区位于祖国正北方、黄河“几”字弯顶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河套灌区作为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经过2200年的治水积淀,如今,它不仅是阻挡沙漠扩张的生态屏障,更通过打造水利风景区、博物馆、世界灌溉遗产及文化精品,将工程保护、智慧管理与水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守护着千年基业,赋能北疆发展,生动践行着黄河文化的弘扬与创新。
“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河套灌区生存发展的根基。它由引水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和调蓄工程(乌梁素海)共同构成。黄河水通过渠首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总干渠自西向东自流引入灌区,再经过庞大的供水和排水工程系统汇入乌梁素海,最后退入黄河,完成灌排使命。这些密如蛛网的灌排渠(沟)道,共计10.36万条、6.4万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18.35万座。”徐宏伟介绍,这一灌溉工程也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阻止了巴音温都尔、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的蔓延扩大,将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更加坚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