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23日,北京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大会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年会在顺义区召开。此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联合主办。顺义区借此明确将加快建设国际口腔产业集群,打造全球口腔医疗科技创新高地。
大会以“医创聚势,共享未来”为主题,会上多项产业配套举措落地。由顺义区政府与北京朗视仪器联合发起的口腔产业基金完成揭牌,该基金首期1亿元、远期规模10亿元,将重点投资口腔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等领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资本支持。
“北大口腔国际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基地”合作企业签约同步举行,登拓新材料等10家企业作为首批代表签约。该基地由顺义区与北大口腔共建,将整合研发孵化、成果转化等功能,加速前沿项目落地。
产业协同方面,北大口腔牵头联合多家院校及医疗机构签署“医-校-产业融合共同体”协议;“口腔自主创新产业联盟”也于会上成立,该联盟由北大口腔全资子公司发起,将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等专家围绕产业转化等议题作主旨报告。8月24日开设的三个分会场,还就口腔医疗器械标准解读、创新转化等细分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载体,顺义区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扎实,2024年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目前已聚集100余家口腔产业链企业,依托“两区”政策及与北大口腔的合作,构建起良好创新生态。
下一步,顺义区将以北大口腔创新转化基地为核心,在首都机场周边加速建设国际口腔产业集群,重点引入口腔材料、器械等领域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口腔产业集群。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