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刘恕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广袤的湿地、蜿蜒的河流、葱郁的森林,织就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游客在打卡处拍照留念,不禁感叹道:“亚洲第一湿地太美了,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额尔古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孟祥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内湿地面积43599公顷,由河流、沼泽、滩涂、苇塘、草原、灌木林地等多种生态类型组成,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区域内赖以生存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恢复,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观测记录显著增多。
截至2024年,该区域植物达392种,较2014年增加54种,其中包括杓兰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动物共332种,较2014年增加6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80种,其中包括丹顶鹤、白枕鹤等18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小天鹅、鸿雁等6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