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刘恕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牙克石市的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信息中心,了解到在广袤的大兴安岭林区,一场数字革命正在发生。
通过该中心副主任王纪安的连线演示,记者看到一台台搭载高精度摄像头的无人机从吉文森工公司的智能机巢轻盈起飞,实时画面同步传输至数百公里外的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阿尔山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的管护站前,游客扫描“防火码”,入山信息瞬间录入云端管理系统;在绰源森工公司高山之巅,经过升级改造的视频监控如同“千里眼”,守护着无边的林海……
“2024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积极与中国电信合作,大力推进‘智慧林业、数字森工’建设,投资近2亿元开展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林区基础通信网络覆盖率,完善生态感知监测能力,构建智慧林业应用体系,为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中心主任刘新红告诉记者,该中心在春季防火期,持续加强线路设备的定期巡检维护,199个高山视频监测点位整体回传率达90%,防火监测能力大幅跃升,构筑起生态保护的“云端长城”。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