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刘恕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阿尔山市百万亩人工林。站在连绵起伏的林海高处眺望,一株株高大苗木挺拔而立,不同类型的低矮灌木穿插其间。广场正中矗立的纪念碑,诉说着一代代林业人接力奋斗,让荒山变成林海的绿色传奇。
阿尔山是林业开发比较早的地区,曾遭掠夺性采伐,森林资源遭到破坏。20世纪50年代,阿尔山林区职工开始在这片荒山上植树造林。1992年,人工造林面积达到百万亩。
当年荒山上的建设者已经老去,但守护绿色的接力棒代代传承。“我们的工作每天都要在林区走十几公里,调查样地内各类资源在类型结构、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等方面的变化。”阿尔山森工公司森林资源管理中心森林调查技术员安政新告诉记者,调查更偏远的森林样地,要蹚沼泽、爬陡坡、过荆棘,夏天蚊虫叮咬、擦伤磕碰也是常有的事。
今年26岁的安政新已是“林四代”。曾祖父当年来到阿尔山支援国家木材生产建设,父亲更是一辈子投身于林区防火、管护等工作。从“砍树”到“看树”,安家四代人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守护着这片绿色长城。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