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鲲 科技日报记者 于紫月
近日,2025年全球道路联合会“全球道路成就奖”名单出炉。记者24日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规院”)获悉,该院设计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荣获“全球道路成就奖”(设计类)。这是广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桥梁工程,也是本届我国唯一一个获设计类奖项的项目。
“全球道路成就奖”用以表彰全球范围内在道路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项目与个人,代表着全球道路领域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最高成就,是国际交通行业最具声望的荣誉之一。该奖项分为设计、研发、施工方法、环境保护等12类。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首个重大工程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地标。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其连接广东珠海与江门台山。跨海段长约14千米,设置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2座主桥。
其中,黄茅海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公路三塔斜拉桥。作为总体设计单位,公规院团队通过地域和人文环境调研,并综合考虑索塔阻水、防撞、风阻、风振等力学作用因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小蛮腰”造型的变截面独柱塔,实现了力学与美学的和谐统一。
黄茅海大桥还创新性地应用了三塔斜拉桥静动力综合减振耗能体系,有效提升了桥梁刚度,优化了力学性能。团队通过风洞试验优化,提出了颤振优良的分体式钢箱梁基本断面形态,临界风速达95米/秒。在保持良好颤振性能的基础上,团队探明了隔涡板、稳定板、检修道、栏杆等对涡振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风嘴+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的涡振控制措施,实现了“零涡振”的目标。
据悉,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从珠海直达江门的通行时间几乎减半,对改变过江通道单一状况、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公规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