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集训点探营丨赓续红色基因 书写强军荣光

2025-08-26 08:00:2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英姿挺拔、士气高昂、步伐整齐……初秋时节,一场秋雨带来丝丝清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官兵,正在北京阅兵集训点进行紧张的训练。

近日,这个被广为关注的神秘营区首次向国内媒体开放,科技日报记者对这里进行了零距离探访。

抗战英模部队集中亮相

记者探访时看到,营区井然有序,训练场周边绿草盈盈,道路宽阔笔直,一排排简易营房整齐划一。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行行标语和一处处荣誉称号。

“弘扬抗战精神,争创一流佳绩”“出场即震撼,亮相即精彩”“强军有我,请党放心”……这些标语让人精神振奋;“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威风凛凛的荣誉称号处处可见,向人们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不朽功勋。

记者了解到,参阅部队大多从具有抗战血脉的单位中抽组,涵盖了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主力,充分反映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反映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

来自第83集团军“杨靖宇支队”的受阅队员尤树鹏是单位公认的“技术大拿”。今年,他带领专业骨干在实弹射击任务中创新使用无人机引导迫击炮射击,有效缩短了射击反应时间。

尤树鹏告诉记者:“不管在哪里,执行什么任务,杨靖宇将军不怕牺牲、坚持到底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奋勇前行。能够参加这次阅兵任务,是我一生的荣耀,绝不辜负‘杨靖宇支队’这面浸染先烈鲜血的荣誉战旗。”

受阅队员姚久伟来自“梁山战斗英雄连”。他介绍,近几年,“梁山战斗英雄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紧备战强能,加速转型跨越,由传统摩步化步兵向多能装甲精兵转型。2015年,连队战旗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如果说战旗的红色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就要用汗水赓续这份荣耀。”他说。

装备创新能力全面展示

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战略威慑实力的集中展示,是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相关领导介绍,这次参加受阅的装备多为新型装备,受阅的机型涵盖了我军新时代主战机型。目前,均已具备受阅水平。

曾5次受阅的第82集团军某旅一级军士长丁辉此次将再次驾驶装备方队的“头车”出场。作为阅兵场上的“元老”,他说:“从86式步兵战车到99式主战坦克,这些年我驾驶过多型装备参加任务。今年,我又将驾驶新一代主战装备亮相阅兵场。我真切感受到,这些年我军装备更新越来越快,战斗力快速增长。”

与装备的进步相比,人员素质的跃升同样巨大。受阅队员中很多是90后、00后,他们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经历丰富等特点。

阅兵当天,受阅飞行员康凯将驾驶某新型歼击机飞越天安门广场。作为空军首批双学士歼击机女飞行员,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阅兵。任务准备过程中,我瞄准‘米秒不差’的最高标准,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同时,还牵头多项重难点课目攻坚,助力训练质效不断提高。”

在徒步方队中,记者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的在站博士后马超群。她说:“我是医学博士,但也是队列新手。面对差距,我奋起直追、自主加练。当教练员在某次训练后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我‘往那一站就是中国女兵’的时候,是我最骄傲的时刻。”

“此次阅兵训练,我代表联勤军医、白衣战士出征,使命神圣。无论最终上场与否,我都要挺起胸膛、响亮作答:强军有我,有我必胜!”马超群说。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