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孔韬
近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坝左岸山峰上,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4名职工,驾驶着一架大型无人机沿着既定航线向500千伏三龙线飞去,无人机下方通过3米长的绝缘绳索,挂着轻型X光探伤仪和智能拍照板,无人机到达铁塔上方后,操作手远程控制的机械臂,精准地卡挂在输电地线耐张线夹上,缓慢地移动开展扫描工作。
导地线线夹是连接线路与铁塔的关键节承力部件,内部的钢芯是承力的关键部件,尤其是横跨高铁、高速路的重要线路,一旦发生问题可能影响交通甚至影响大电网送电安全,但线夹周围有金属套筒挡着,普通设备根本拍不到内部钢芯情况。
新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还大幅提高检测效率。过去,人工检测一次得2小时以上,现在半小时搞定,全程无须停电。此外,这套系统在5级风力下,仍保持98%以上影像合格率,可精准捕捉0.1毫米级微裂纹、压接缩径等隐蔽缺陷,比人工检查还准。
塔下,被探测的X光影像实时呈现在操作人员遥控器屏幕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线夹内部情况,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当前,全国多地连续高温,三峡外送输电线路正源源不断地将三峡电能送往长三角等地,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应用无人机搭载X光探伤技术,对盘宜、三龙等跨区电网、三峡外送铁塔进行探伤检查,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送电。
(吴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