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蝇”再现?美国通报首例人类感染新大陆螺旋蝇

2025-08-26 17:07:1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8月25日通报,美国发现了首例人类感染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的病例。

HHS发言人德鲁·尼克松表示,该患者曾前往萨尔瓦多旅行,返美后确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马里兰州卫生部联合宣布,该病例于8月4日得到确诊。

尼克松指出,这是美国首次出现与旅行相关、来自疫情暴发国家的新大陆螺旋蝇人类感染病例。他强调,目前这一病例对美国公共健康的整体风险极低,今年以来美国尚未发现任何相关动物感染。

马里兰州卫生部发言人在声明中称,这名患者目前已康复,“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其他人或动物受到感染。”

什么是“新大陆螺旋蝇”?

新大陆螺旋蝇是一种蓝灰色的食肉蝇,外形与美国常见的黑蝇相似。不同的是,雌性螺旋蝇会在活体动物身上产卵,通常是在开放性伤口或其他入口,如鼻腔、眼睛和口腔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与植物病理学系教授马克斯·斯科特表示,雌蝇一次可产下约200至300枚卵,12至24小时后,卵孵化,幼虫立即开始钻入活体组织并啃食动物组织,造成严重创口。吸食完后,幼虫会离开宿主,钻入土壤,化蛹并发育为成蝇,并继续繁殖。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新大陆螺旋蝇以活体动物的肉为食,而非腐肉。

这种寄生虫以其螺旋钻入组织的方式得名,其拉丁学名Cochliomyia hominivorax意为“食人者”。斯科特解释,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法国魔鬼岛监狱中曾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病例。

有何感染症状与治疗方式?

CDC官网介绍称,感染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可能会非常痛苦。患者常在开放性伤口内或周围发现蛆虫,甚至可能寄生于鼻腔、口腔或眼睛。典型症状包括:伤口长期不愈合并逐渐恶化,伴随剧烈疼痛和出血,有时患者能感觉到幼虫在组织中活动,伤口处还可能散发恶臭。部分患者因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发热或寒战。

本月,HHS发布紧急声明,授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动物用药上拥有更大灵活性,以加强对新大陆螺旋蝇感染的防治。

FDA表示,过去50年来,螺旋蝇在美国已基本被根除。但近来中美洲和墨西哥疫情反复,美国当局不得不提高警惕。CDC表示,美国出现的病例(包括马里兰州的最新病例)多与赴热带、亚热带地区旅行相关。

新大陆螺旋蝇几乎可寄生于所有温血动物,包括牛、马、宠物,甚至人类。

一旦牲畜感染,治疗措施通常包括清创、消毒和缝合伤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动物可能在一至两周内死亡,并继续将寄生虫传染给其他动物。人类感染时,医生需从伤口中完整取出幼虫,有时还需手术。CDC警告,患者切勿自行尝试清除蛆虫,以免加重感染。

不过,HHS强调,这种感染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对公众的整体风险依然非常低。

螺旋蝇缘何“卷土重来”?

斯科特介绍,螺旋蝇曾广泛存在于美国,主要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夏季最远可北上至北达科他州。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科学家开创了所谓“绝育昆虫技术”来防治螺旋蝇。这种方法并非依赖广谱杀虫剂,而是利用害虫自身进行控制,即在工厂大规模饲养螺旋蝇蛆虫,利用辐射使其绝育,然后通过地面或飞机进行精确释放。

斯科特解释:“雌蝇如果与绝育雄蝇交配,就无法再繁殖后代。”

通过这一技术,美国于1966年基本根除了新大陆螺旋蝇。墨西哥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根除,整个中美洲在21世纪初也基本清除。CDC称,美国还曾在2017年佛罗里达群岛消灭一次“小规模暴发”。

在长达50年的防控行动中,美国曾成功地将新大陆螺旋蝇逐出境内,并逐步将其向南推进,通过墨西哥和中美洲,压制到巴拿马与哥伦比亚的边界。大约20年前,螺旋蝇在该边界被有效阻挡,并维持了多年,直到防线失效,螺旋蝇才“卷土重来”。

近年来,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均报告了新病例,引发其向北扩散的担忧。斯科特表示,这可能与受感染牲畜跨境流动有关,也可能是当前投放的绝育蝇效果不如以往。他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绝育蝇的投放,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