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牙克石市的内蒙古森工集团风天林草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该公司是林区唯一拥有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监测评价的专业队伍和专业技术支撑的机构。森林调查员、该公司国土调查测绘室主任邢玉宝讲述了他20年如一日的森调故事。
2000年,从内蒙古水利学校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的邢玉宝,怀揣着对绿色事业的热爱,加入了森调事业。刚入职时,老森调队员的话让他至今铭记,“森调人的办公室永远在青山绿水间……”
2008年6月,邢玉宝带领队员深入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281、282号样地的复查工作。保护区内阴雨连绵的天气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凌晨两点,他冒雨带队出发,在湿滑泥泞的道路中跋涉8个半小时,才到达282号样地。迅速完成复查工作后,他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282号样地到281号样地的直线距离虽然仅有8公里,却需跨越暴涨的河流,绕行陡峭的山壁,穿越无人涉足的沼泽湿地。连续降雨导致河水浊浪翻涌,队员们在河畔搜寻了1小时才找到一处勉强可涉水的浅滩。刺骨的冷水灌进靴筒,浸透衣裤,同行的调查员提议“估算数据返程”,邢玉宝却拒绝了,他说:“数据是生态监测的生命,我们要对国家负责,对林区的未来负责。”当暮色笼罩山林时,队伍终于抵达281号样地,精准完成了每一项调查指标。返程途中,星光与手电筒的微光交织,他们于午夜11点半才回到驻地,数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他和队员用脚步丈量出责任厚度。
2025年,邢玉宝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他用25载坚守与奉献,在广袤的林海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赞歌。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刘恕 剪辑 周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