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系统解决方案升级 驱动制造模式革新”为主题,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共同主办。
过去十年,我国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规模、解决方案能力跨越和标准引领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联盟轮值主席顾晓山表示,截至目前,联盟已搭建起覆盖26个地方和11个行业的智能制造服务网络,通过扎实开展供应商能力等级评定、智能制造进园区、产业供需对接等工作,不断擦亮智能制造服务的“金字招牌”。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在《建设强大的智能制造系统建设队伍》主旨报告中强调,智能制造本质上是一个“人-信息-物理系统”,核心关键在于“人”,必须培养和造就智能制造高质量人才和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队伍。他指出,解决方案供应商作为智能制造的主要建设力量、应用实施的重要推动者和自主供给的核心支撑,在智能制造发展中被赋予了重要使命。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培根在《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的关键》主旨报告中指出,数字孪生是信息物理系统(CPS)与数实融合理念的深度体现,正从根本上重塑智能制造的未来路径。他指出,真正的智能工厂需将数字孪生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服务等全过程与全链条,通过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为企业构筑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坚实支撑。
电子标准院院长杨旭东作题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升级 驱动制造模式革新》的主题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演进路径、应用成效及其对制造模式变革的引领作用,对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作题为《智能工厂发展趋势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技术演进与应用实践角度,分享了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与前瞻思考。
会上举办了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九批、第十批)授牌仪式。截至目前,联盟已累计培育遴选69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正式宣布启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等级认证”工作。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中机六院、北自所、国机集团、中科曙光、和利时、鼎捷软件、山东新松、浪潮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电子标准院等单位代表共同上台,联合发起《共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良性发展生态》倡议。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