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记者27日获悉,宁夏科技厅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度新立项科技计划项目廉政预警谈话。此次谈话打破了往年召开会议集中廉政预警的谈话形式,采取“廉政预警+政策解读”双送模式,分类指导、上门服务,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单位财务人员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开展科技项目廉政预警谈话,是宁夏科技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性举措,已成为自治区科技系统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廉政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通过4年多的创新实践,宁夏科技厅持续坚持并不断优化完善这一模式,实现了科技计划管理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事前监督的措施与方法。
2025年,宁夏科技厅创新预警方式,强化实践效应,厅机关相关业务处、监督评估与科技安全处联合驻厅纪检监察组,按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不同创新主体,实行分类上门“双送”服务,直接面向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单位财务人员提出廉政风险防范要求。同时,结合科技项目实施和科研经费使用中易出现的漏洞、问题和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管理政策解读,引用典型案例深入剖析,面对面现场答疑解惑。
参加廉政预警谈话的科研人员纷纷认为,这种点对点、面对面的“双送”服务既打通了科技政策有效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又强化了严守红线筑牢底线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意识,切实增强了组织好、实施好、使用好科技项目和科研经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我们先后开展廉政警谈话5场次,涉及科技项目290余项,人员500余人。”宁夏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厅将持续坚持和完善廉政预警谈话机制,注重效应,突出关键,创新模式,切实营造廉洁高效实施科技项目的良好生态。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