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高原特色资源  青海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寻求市场“合伙人”

2025-08-27 21:28: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蕨麻俗称‘人参果’‘延寿果’,但新鲜蕨麻不易保存,我们研发的蕨麻果酥保持了新鲜原果的形态、色泽和口味,营养和活性成分不变,便于携带和储存。”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军乔说。

8月27日,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的2025年高原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在西宁举办。李军乔参加专题路演时介绍,其研究团队研发的蕨麻果酥系列深加工食品,分原味、红枣味、巧克力味等口味,并已完成中试关键技术集成和示范,“希望与企业合作,通过一次性转化、技术入股、购买使用权等方式,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此间堪称一座独特的生态宝库,冬虫夏草、蕨麻、红景天、藏茵陈、青稞等特色生物资源,兼具药用价值与科研潜力。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保表示,近年来,该省锚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导向,以科技创新激活高原生物资源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

科创激活生物资源独特优势

蕨麻属蔷薇科,其根系仅在青藏高原等特定地区才能膨大,且营养全面,耐寒、耐旱,食用、药用及生态价值突出。李军乔所在的青海民族大学研究团队,对蕨麻开展了长达28年的研究,成果丰硕。2009年,研究团队将野生蕨麻驯化成功,2022年至2025年,团队在重度和极重度盐碱地完成蕨麻种植,解决了蕨麻与粮争地问题。

“从出售蕨麻原材料到即食食品加工,蕨麻果酥的研发成功,对推动蕨麻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李军乔说,采用冻干技术,解决了蕨麻无法深加工等难题,为蕨麻产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保表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青海省以科技创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持续强化科研投入与攻关力度,并聚焦中藏医药种质资源保护、诊疗技术创新、健康产品开发等技术研发,支持建设生物医药领域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是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点,已培育壮大金诃藏药、康普生物等龙头企业,带动超百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供需对接会上,该开发区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搭建起更畅通的桥梁。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锐表示,该开发区聚焦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锚定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定位,深挖区位、气候、资源及政策优势,构建覆盖“研发—转化—生产—准入—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创新生态,全面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

援青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7月,青海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在上海签署区域技术转移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月新生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上海企业,也参加了本次供需对接会的专题路演,标志着青沪区域技术转移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青海省果洛州委副书记、副州长田哲表示,上海充分发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与青海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合作,“我们也将继续加大科技援青力度,为青海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力。”

“上海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先进的研发能力和完善的产业生态,青海拥有独特的高原资源和特色产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说,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实现科技整体跃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打破区域壁垒,让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才能真正激发创新的活力。”颜明峰希望通过此次供需对接会,精准对接各方需求,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在青海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