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论坛上,专家建言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区域创新

2025-08-27 22:36: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王春

8月27日,“人工智能+,助力区域创新论坛”在上海市举行。会上,领域内的专家和从业者济济一堂,为AI领域挑战与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建言。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在提升车载音响体验时,始终受限于高频失真、解析力不足等技术瓶颈。”论坛上,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钛膜高音单元正式落地应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晓东表示。

李晓东认为,相较于传统车载高音单元,该钛膜高音单元实现了两大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在振膜设计上,其采用高刚性钛膜材质与特殊结构优化,能有效抑制振膜在高频振动时产生的分割振动,从根源上将失真率降低30%以上;在性能表现上,新单元的高频解析力提升显著,可清晰还原20kHz-40kHz频段的高频声音细节,让车载环境下的人声、乐器高音部分呈现出纯净通透的质感,补齐了传统车载音响“高频刺耳、细节模糊”的短板。

据介绍,未来,配套头枕扬声器与独立音区算法后,钛膜高音单元可实现“独立四音区”功能,不同座位乘客能在同一车厢内收听专属音频内容,彻底解决多人乘车时的声音干扰问题,推动车载声学从“单一音效输出”向“个性化体验定制”升级。

作为AI大模型领域的践行者,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神语联”)创始人何恩培也发表了对于人工智能助力区域创新的看法。“人类不应排斥AI,而应主动拥抱与AI的融合,借助技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面对AI应用领域的挑战,何恩培分享了传神语联的实践经验。2025年,传神语联推出专家式主动问诊中医大模型——传神·素问。该模型以moH混合熵架构为技术底座,通过“医理-医方-医案实践”的层进式训练路径,构建起领先的中医大模型核心能力。

“这充分证明,关键底层技术的自主创新,才是掌握产业安全与发展主动权的核心。”何恩培说。对于产业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对AI底层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研发支持机制,鼓励“根原创”技术突破;二是推动建立产业合作平台,吸引更多聚焦原创技术的企业、科研机构加入,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闭环;三是深化AI与行业知识的融合,针对制造业、医疗、教育等关键场景,打造“通用大模型+专业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的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