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滕继濮 陆成宽 孙瑜
8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随州香菇博览会。3000平方米展厅里,生动呈现了随州香菇产业从“提篮小卖、以街为市”到“买全国、卖世界”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香菇的起源、栽培及生物特性等知识。
随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香菇之乡”,共有30万人从事香菇制棒、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交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出口基地。
“随州香菇”以区域品牌价值205.80亿元,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榜首。
在推动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网随州供电公司牵头制定香菇生产电气化建设指南的地方标准,规范制定电气化设备选型清单,优选智能恒温系统、电烘干机等设备,确保技术的适配性。积极推广“光伏+储能+电气化”模式,在菇棚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设施,实现清洁能源自发自用。配合做好香菇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为加快企业集聚、要素集聚、产能集聚开拓空间,促进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向园区集聚。
香菇加工企业从菌丝育种、菌棒生长到香菇保存、生产冻干等对温度湿度要求高,供电稳定就是生命线,随州供电公司组织专人主动上门把脉问诊,排查配电柜等设备隐患,建立“一企一策”用电档案,持续为企业提供能效诊断与技术支持,为香菇全产业链提供稳定电力供应。
目前,随州香菇产业已形成从菌种培育、种植加工到外贸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在“电气化+”助力下,随州正以“链式思维”谋划产业升级。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