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检小神瞳”破解瓷套管检测难题守护电网安全

2025-08-30 13:26: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赵同坤

近日,2025年(第十届)变电智能运检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上,由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团队自主研发的瓷套管微缺陷无损检测装置——“智检小神瞳”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变电智能运检技术优秀创新成果。

瓷套管是电力设备的关键外部绝缘与支撑部件,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各类重要电力设备。然而,在生产、运输及运行环节,瓷套管极易出现杂质夹杂、气孔、裂纹等微小缺陷。在严苛工况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缺陷极易演变成贯穿性裂纹或局部击穿通道,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负荷持续增长等新形势,电力行业对瓷套管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常规检测手段对瓷套管微缺陷的灵敏度不足,不仅存在检测盲区,还受结构干扰难以精准定位。因此,亟须研发一种能够准确、高效检测瓷套管微缺陷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对瓷套管隐患的“早发现、早干预”。

面对这一迫切需求,国网甘肃电科院“电博士”团队自主研发出一款瓷套管微缺陷快速无损检测装置——“智检小神瞳”。基于热激励与红外热成像等技术,该装置能够快速无损检测出瓷套管表面的多种微缺陷,有效提升了瓷套管隐患排查的精准度与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该装置具有轻巧便携、操作简单、检测高效、结果可靠等优点,能够为瓷套管的质量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防止存在质量缺陷的瓷套管进入电网。

团队负责人李军表示:“在研发初期,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针对瓷套管微缺陷检测的技术有限,现有方法要么精度不足,要么操作复杂、成本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但团队成员并未退缩,他们不断探索新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实验探索,最终提出了基于热激励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检测方案。

据介绍,热激励就是在瓷套管中引入温度场,激发微缺陷产生一定程度的热响应,让微缺陷的热特征充分暴露出来;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如同一只特殊的“眼睛”,能够捕捉到微缺陷的热特征,从而精准发现微缺陷。然而,要将这个方案变成现实,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热激励的强度和时间如何精准控制?红外热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如何提高?如何从复杂的热图像中准确识别出微缺陷?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不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成功研发出了“智检小神瞳”。这个不到1千克的小装置形似一把黑色手枪,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瓷套管表面的多种微缺陷,精准捕捉瓷套管的“健康隐患”,从源头上为电力系统把好质量安全关。

“智检小神瞳”的成功研发,为瓷套管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国网甘肃电科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研发更多高效、智能的电力设备检测技术,不断探索创新,为电力系统的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