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罗云鹏
8月28日,“海洋科技成果发布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学术会议”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会议以“智运深蓝,向海图强——绿色智能航运科技赋能湾区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海洋科技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表示,绿色智能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塑全球航运贸易发展格局,技术创新是支撑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大连海事大学始终坚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希望与深圳围绕航海科技创新和航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助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深圳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谢晖晖表示,在航运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船舶的智能化、自主化、无人化逐渐成为重要趋势,前海管理局希望能与大连海事大学以及各智能船舶企业、机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智能船舶相关行业标准,完善深圳海上智能船舶管理规定,支持智能船舶应用新场景在前海先行先试。
会议期间,“高级海员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实验室”正式揭牌,标志着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在海员数据分析领域迈出实质性一步。大连海事大学与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并与深圳博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大连海大赢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签署《海员大数据平台共建与应用协议》。
在科技成果发布环节,大连海事大学研究团队就深圳“深海城”创建、高级海员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智能航运、智能船舶技术、船岸智控系统、远程仿真测试、氢能与电动船舶等方向,展示大连海事大学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技术积累。
活动由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大连海事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