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张卫东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技处联合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委会举办“石油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科普讲座,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围绕石油工业“碳达峰碳中和”进展、全球碳政策体系与趋势、石油工业节能提效、自然碳汇与人工碳汇、零碳园区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在《石油工业碳达峰碳中和进展》科普报告中提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立足国情和资源禀赋,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坚持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强化顶层设计,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六大关键性工程”,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由“一大三小”向“三小一大”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碳中和下油气工业发展新趋势》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油气+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油气+CCUS/CCS融合发展、加快油气工业+智能化融合发展,构建碳中和背景下“全能源系统”融合模式及推动多种能源协同绿色智慧发展、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未来油气大势。
“这些讲座来自现场,对高校讲师的备课、撰写教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产教融合的优秀范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曹学文教授观看系列讲座后说。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审计专业学生王湘菲观看了讲座,对油气储运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新知识的学习可以有助于未来就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