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也将于11月起纳入CCC认证管理。8月26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普法宣传,筑牢安全防线。
在北下关街道某电动自行车门店,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新规实施前市场准备情况,向经营者明确关键要求:旧国标车辆有3个月过渡期,须合理控制库存;销售的车辆及配套电池必须与产品合格证标注的型号、参数一致,杜绝“车、池”信息不符。结合前期拼改装查处案例,执法人员以案释法,严禁商家擅自改装电动机、解除速度限制、加装电池舱等行为,强调此类行为易引发火灾、交通事故,违规将面临行政处罚。
此次新国标较旧版在安全与体验上全面升级。在安全方面,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确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5.5%;完善电池组、控制器等防篡改设计,杜绝“提速改装”;提升制动性能,缩短紧急制动距离。在实用性与智能化方面,铅酸蓄电池车辆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 提至63kg;不再强制安装脚踏,更适配通勤;要求生产企业标注建议使用年限,引导更换老旧车辆。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前购买的车辆不会强制淘汰,可关注以旧换新政策。选购新车时须“两看”:一看CCC认证标志,确认车辆经国家认证;二看产品合格证,核对型号、整车编码等与实车一致,可通过扫描合格证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真伪。
此外,监管部门呼吁消费者拒绝购买改装车、超标车,日常充电遵守安全规范,不私拉电线、不在楼内充电,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