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菲
前不久,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明科技)联合华夏芯智慧光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化合物半导体高性能光芯片及高速光互联模块集成技术与产品”项目,通过了院士专家组鉴定。
该院士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周济、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宁华等7位院士以及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中国联通唐雄燕研究员等5位行业知名专家组成。鉴定结果认为,其成果技术复杂度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项光芯片关键技术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路明科技创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辽宁大连,深耕于稀土发光材料和半导体发光芯片领域,在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中独树一帜,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光电行业的全球知名企业。其首创的蓄光发光技术产品夜间无源发光指示功能成功应用于我国大国重器。30多年来,路明科技成功实现了从“把光留住”到“让光芯智慧”的发光技术贯通,为我国国计民生尤其是安全相关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光留住”:做大做强民族光产业
“你看,这就是无光源情况下它的状态。”8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见到路明科技科创中心宋博宇主任时,他为记者做了一个小实验:放置于其办公室的一颗圆球,在关闭电灯后,散发出绿幽幽的光。这颗直径七八厘米的淡绿色的球,正是由该公司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制成。“我们这颗球其发光亮度要比夜明珠亮十倍以上。”宋博宇风趣地说。
宋博宇介绍,这种路明科技首创发明的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在有光环境下把光的能量吸收在蓄光材料中,在暗黑环境中自发光,绿色无放射性,具有超长余辉的蓄光发光性能。
飞机客舱通道设计的发光指示带,地铁、机场应急逃生发光连续标识,海上船舰的救生装置和逃生通道……路明科技发明的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可以说能“上天入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指示、消防逃生标识、救生装备以及国防军事特需领域中,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30多年来,路明科技致力于光产业的发展,其创始人肖志国被业内人士称为“追光者”。其实,他的“追光史”还要更长。创办公司之前,还在中国科学院固体发光材料专业攻读研究生的肖志国,就发明了一项具有革命性的蓄光发光技术——“稀土蓄光发光材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蓄光发光产业的发展,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其后,肖志国的“追光之路”一发不可收拾。他带领公司研发团队,不仅在国际上首创了新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解决了行业近百年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开创了以中国为主导的稀土蓄光发光材料产业,还突破了国际专利封锁,首创了硅酸盐系列LED发光材料,其光谱连续可调,实现了全光谱白光照明,有力支撑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万亿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肖志国的带领下,公司研发团队在发光材料的应用产业化中,通过解决发光材料粉末与树脂、玻璃等相容性及高温氧化等技术难题,先后发明了发光膜、发光陶瓷等7大系列200余种新型工业化产品,大部分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他们还建成了国家稀土发光重大产业化基地,主编行业首部《蓄光型发光材料及制品》和《半导体照明用发光材料》两部著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让光芯智慧”:为全球贡献中国光产业智慧
如果说新一代稀土蓄发光材料能够“把光留住”,那么化合物半导体发光芯片则能让光变得聪明、更智慧。
每当夜幕降临,水立方流光溢彩,与一旁的鸟巢两相呼应,成了数以万计游客的打卡地。其关键技术——水立方幔态LED显示系统正是由路明科技研发,具备白天隐形、夜间高清发光成像功能,曾获评“科技奥运工程典范”。“‘水立方幔态LED’在研发、制造、安装中创造了7项‘世界第一’。”宋博宇说。
后来,路明科技的LED发光大屏幕又被德国世界杯赛场选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纯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一样可以在全世界叫响。
作为民族光产业的代表,路明科技早已瞄准了世界。基于多年发光材料及芯片研究开发,肖志国团队兼并了美国上市公司AXT光电子公司的技术专利及设备,整合全球人才,进一步研发创新,实现了“中国高品质发光芯片零的突破”。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发光芯片高科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发明奖。
在光电子产业蓬勃发展、面临全球竞争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邬贺铨、高文,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启明等13位两院院士于2017年联名推荐肖志国团队,让其发挥技术和产业化优势,建设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后,肖志国带领研发团队建成了北京光电子芯片研发中试基地,在大连规划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推动“芯粉合一”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国际第一,产值突破万亿的产业,而且正瞄准光电子信息所带来的16万亿产业市场。他本人成为了华夏芯智慧光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已在北京建成1.5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装备了300余台设备,打通了光芯片器件模块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广州南沙智算中心的建设中,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鉴于在发光材料和发光芯片领域多年的重大贡献,肖志国先生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他成为了该奖项1994年设立以来首位、也是全国唯一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项的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路明科技将继续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球光电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