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退烧”!山西一公司装置技改破瓶颈

2025-09-04 12:35:4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高勇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9月4日,在山西潞安化工集团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费托合成厂区,一组崭新的银白色设备高效运转。该厂设备主管申栋欣喜地向记者介绍,经过5个月技术改造,该款设备关键工艺指标——空冷器出口油气温度已经稳定控制在45℃的工艺红线以内,标志着该公司攻克了长期制约夏季高负荷生产的技术瓶颈。

费托合成装置是煤制油项目的核心环节,通过化学反应将净化气转化为油品及化学品,属三级重大危险源,其稳定运行直接关乎全厂安全。然而,自2021年高负荷运行以来,夏季高温导致现有空冷器效能不足,出口油气温度经常逼近控制上限。

“这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更带来多重安全隐患。”申栋介绍,由于设备轻质油回收率下降,接踵而来的便是尾气带油从而威胁压缩机安全运行,使得水蒸气进入反应器后加速催化剂氧化失活。

如何解决该问题?经过多方研判,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团队提出了创新思路:在原有24台空冷器基础上,为费托设备新增两台油气水冷器,构建“空冷+水冷”并联分流冷却系统。

“125℃的高温油气进入后,40%分流至高效水冷器,其余60%继续经空冷路径降温,最终混合达到45℃的目标温度。”该公司费托合成厂技术主管苗建雄介绍道,这一模式实现了冷量的动态、协同供给。

不仅如此,为支撑水冷系统运行,项目还同步建成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循环水场,采用开式系统设计。经严格测算,新增水冷器与原有空冷器提效协同,较改造前大幅提升21%。

技术的改造升级带来了显著的成效。苗建雄介绍,温度的精准控制消除了因超温导致的压缩机带油等联锁安全风险。同时,还实现了设备节能降耗,有效降低了装置整体用电负荷。不仅如此,稳定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反应器内催化剂的失活速度,有力保障了装置在高湿度、多粉尘复杂工况下长周期稳定运行。

“此次成功实施的空冷-水冷并联分流冷却技术模式,不仅解决了自身生产痛点,也为国内同类项目在高热负荷、不利环境下的冷却系统优化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该公司费托合成厂设备副厂长马晓晖表示,技术改造是企业生产的永恒课题。下一步公司将探索构建冷却系统智能调控平台,以期实现装置能耗与运行安全性的双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