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淮志 宋佳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9月2日,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盾构试掘进百环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项目迈入盾构施工新阶段。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公里,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左线盾构段全长9327米,采用直径16.66米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进行掘进施工。该隧道盾构段需长距离穿越长江底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细砂复合地层等复杂地质带,最大埋深约75米,最高水压达7.5巴,具有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大埋深及复杂工况等特点,施工难度堪称世界级。
自左线盾构始发掘进以来,中交隧道局项目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高效的协同作战能力,接连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针对浅覆土始发阶段地层稳定性差、沉降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优化始发端头加固方案、精准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实现安全平稳掘进;面对超宽超大整体箱涵运输与拼装的难题,创新设计具备升降、旋转功能的专业运输车辆和自动测量箱涵精调机。
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成功破解,成功推动百环试验段试掘进任务圆满完成,为后续标准化连续掘进施工积累宝贵经验。目前,成形隧道外观良好,施工质量可控,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百环成功掘进经验,为后续盾构掘进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也是江苏“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