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马翠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眼下,新疆奇台县66万亩麦田粒粒饱满,金浪如毯随风起伏,阵阵沁人心脾的麦香扑面而来,农民沉浸在夏粮丰收的喜悦之中。
奇台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汉代以来就享有“北部粮仓”的美誉,耕作历史长达4000多年。从2020年开始,奇台县每年种植小麦都保持在60万亩以上,年提供商品粮30多万吨,占全疆商品粮总量的十分之一,冬小麦单产多次刷新全疆高产纪录。
近年来,奇台县依靠科技创新,从“田间”到“工厂”,再到“餐桌”,不断充实和丰富小麦产业链条,推动小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种业振兴方面,奇台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开展新小麦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精深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攻关,建设2000亩小麦“五化”制种示范基地,主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中强筋小麦品种,形成了“一主两副”的品种区域性布局,中强筋小麦占比达到8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奇台县西北湾镇西北湾村的种粮大户陈鑫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植了800多亩冬小麦,选用的是“新冬22号”小麦品种。该品种是优质麦,每公斤比普通小麦能多卖将近3毛钱。按小麦平均亩产620公斤来计算,一亩地下来能多收入100多元。
坐落在江布拉克景区山脚下的腰站子村,通过成立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为腰站子村的产业延伸奠定了基础。2017年,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一座现代化面粉加工厂拔地而起,开启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构建之路。
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会介绍,当地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将小麦加工成四大类50多款绿色有机的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线上将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线下销售已经覆盖十一个省(区、市),2024年产值达到1.8亿元。
奇台的小麦,不仅好吃,还好看。近年来,奇台县跳出单纯种植业的思维,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江布拉克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万亩旱作农业系统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麦田民宿、科普研学基地、农耕文化展示、农事体验等项目正在逐步开展,成为游客津津乐道的特色旅游项目。
2023年,腰站子村村民史生荣与家人办起了农家乐,接待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游客,一年收入能达到8万元左右。
奇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伯文介绍,奇台县以产业链思维开展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小麦全产业链建设。下一步,奇台县将继续推动种业振兴,加大推广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力度,不断充实和丰富小麦产业链条,推动小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