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泰来县:利用闲置坑塘激活“一池春水”

2025-09-08 17:52:3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胜利乡的二龙村,多处早年遗留的原始坑塘因缺乏规划而长期闲置。近年来,为盘活资源,提高村民收入,在村党支部引领下,二龙村打造特色坑塘养殖项目,让昔日“沉睡资源”变成了村民的“增收活水”。

过去,二龙村的原始坑塘多是大碱泡子,夏天积水冬天晒塘底,经过30多年的改造现在已经形成了生态养殖塘,水塘共1200亩左右。同时,以往水产经营者多养殖单一品种,不仅水体空间利用率低,市场行情波动时还易面临收益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水产专家实地调研,结合不同水产品种的生活习性、食性差异,确定“上层养对虾、中层养小龙虾、底层养螃蟹”的立体混养方案。这种模式下,三种水产品种互不干扰、优势互补,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通过生物间的生态调节减少病害发生,降低养殖成本。

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胜利乡,像这样“旧貌换新颜”的坑塘已有5处。当地通过“一塘多用、立体养殖”模式,让昔日闲置的坑塘变成了村民的“致富塘”。

在泰来县二龙村鸿霞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工人在坑塘旁正忙着打捞小龙虾。小龙虾个个通体红亮、个头饱满,工人们脸上也露出了满载而归的笑容。通过打造特色坑塘养殖项目,坑塘种类逐渐多了起来,分区养殖虾蟹,销售渠道也跟着扩宽了,闲置的坑塘成了能冒“金疙瘩”的好地方。养殖工人刘平表示,他每天负责投喂巡查工作,收入稳定,以前在外打工照顾不了家里,如今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

如今,泰来县胜利乡二龙村养殖的小龙虾、螃蟹等各类水产品年产量8万多斤,主要产销到江苏、上海、深圳、北京,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胜利乡二龙村村党组织书记周浩表示,二龙村将继续努力帮助养殖户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引进优质苗种,同时对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泰来寒地虾蟹走向更大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