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化身“空中搬运工”,西延高铁施工破解地形困局

2025-09-08 18:46: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蔡彦玲

9月8日,记者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六局)获悉,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机械设备项目部近日在西延高铁安坪2号隧道洞口附属工程施工中,创新引入无人机吊运混凝土技术,成功突破复杂地形限制,为高铁项目推进注入“科技动能”,让基建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此前,为满足西延高铁开通后的运营需求,工务部门在静态验收期间,对已完成设计施工的区域提出补强施工要求。然而,该施工区域地势复杂,且护栏结构已施工完毕,若采用传统混凝土运输机械进场,需额外修建施工便道。“这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会严重拖慢施工进度。”项目负责人许学文说。

为破解难题,项目部迅速启动无人机技术调研,围绕机型性能、载重能力、续航时长等关键指标展开综合比选。结合各隧道口施工实际需求,最终选定性价比突出的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该机型单次可吊运85公斤混凝土,支持实时仿地飞行,最大作业高度达40米,能灵活适应复杂施工环境。同时,项目部选派航测组两名成员参加为期四天的专业培训,系统学习无人机操作技巧、安全规范、应急处置及“消摆”方法,两人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无人机吊运操作证书,为技术落地筑牢“人才基础”。

目前,无人机已正式投入安坪2号隧道口防护施工的混凝土吊运作业。经过初期实地调试与操作磨合,吊运工作已步入正轨。据统计,截至当前,该公司通过无人机累计吊运混凝土达36785公斤;在100米运距条件下,无人机平均每小时吊运量约2000公斤,完全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吊运混凝土不受陡坡、交通阻断等不利地形影响,能精准、高效地将混凝土输送至指定作业点。这一科技举措不仅大幅提升混凝土运输效率,还有效节约人力与物力成本,为西延高铁现场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也为基建行业应对复杂地形施工难题提供可借鉴的“科技方案”。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