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张佳星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290项,并通过PCT途径在欧美等地区取得4项海外专利授权,同时有13项PCT国际专利申请正在积极推进中。”9月9日,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形状记忆)研发总监胡金鹏,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介绍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时提到,近年来,形状记忆紧密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与创新研发,以解决“有效性、安全性、操控性、手术效率”等临床关键问题为导向,形成了系统化技术壁垒。
胡金鹏表示,形状记忆在“植入物降解速率与组织内皮化匹配”“增强支撑稳定性”“防止位移脱落”“促进内皮化”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了严密的专利网,为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及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成功研发与上市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介绍,这些创新产品的问世,不仅打破了进口垄断,更开创了“可降解封堵器”这一全新医疗器械序列,推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迈入完全无残留的新时代,实现了“人无我有”的突破性进展。
(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