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9月11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中国海油高效完成东方1-1气田13-3区项目(以下简称东方13-3项目)6口开发井的表层作业,其中8月12日的单日最高进尺高达2618米,超过从峨眉山山脚到顶峰高度,创造了国内油气井单日进尺新纪录,这也是我国在两年内第3次打破海上油气井钻进的速度纪录。
此次打破全国纪录的气井属于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储层温度达150摄氏度,最高压力系数超1.8,平均渗透率仅为0.8毫达西,对建井质量和作业安全的要求都远高于一般的油气开发项目。
“我们充分借鉴以往海上高温高压气田建井的成功经验,自主研发与地层特性高度匹配的钻完井液,并运用控压钻井设备控制钻头在地层压力‘近平衡’状态下安全钻进。”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东方13-3项目钻完井项目经理杨前亮称,该项目采用“丛式井”布井方式和长水平井设计,虽然作业实施技术难度大,但具备作业提速挖潜的基础。
杨前亮介绍道,中国海油项目团队采用“一井一策”思路优化井身结构,将每口井分为4个井段,并以“批钻”模式开展钻完井作业,能够显著降低作业成本。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团队依托自主搭建的“钻井优化系统”,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析作业细节,通过精确数值模拟泥岩地层水化、岩屑沉降与悬浮状态,找到作业参数组合的最优解,实现井下状况自动跟踪与精准调控,指挥不同专业人员和多种技术设备高效协同,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二十余项操作。
“此次作业突破不仅是海洋油气钻探提速的一个创举,同时也打破了陆上油气井钻探速度的纪录,展现了我国在能源开发‘向海图强’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钻完井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深海一号”两期项目、宝岛21-1和陵水36-1等多个复杂项目,公司组建了一支能够充分掌握运用海洋油气钻探新技术、新装备的作业团队,逐步建立起覆盖从浅水到超深水、从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等多个领域的钻完井技术体系,得以在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的莺歌海盆地屡次刷新作业纪录。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国内海上年均钻井数达到近1000口,较“十三五”期间增长40%,海洋钻完井技术实现快速迭代和跨越式发展。深层与超深层、深水与超深水、高温高压与超高温超高压等新领域的作业井数达到“十三五”期间的2倍,钻完井作业效率整体提升15%。
(图片由中国海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