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邓娅萍
9月8日,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为实现育种技术从“经验选配”迈向“智慧育种”的迭代创新,显著提升品种选育的效率与质量,四川农业大学与石家庄博瑞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迪)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共同发布了国内首款玉米智慧育种大模型“西南种芯-V1”及配套专用芯片“XNY-1000”。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兰海教授团队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领域已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提出了目前国际上计算效率最高的全基因组选择理论模型(HEBLP)并据此研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同时还构建了首个适用于我国西南玉米育种的训练群体,该群体整合了西南地区主要杂优类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团队整合研发优势,建立了玉米智慧育种大模型“MaizeHPGS”(西南种芯-V1),已精准选育出包括突破性品种“优迪899”在内的多个优良新品种,并成功推广应用。
博瑞迪作为国内头部生物技术公司,长期致力于为我国种业提供高通量、低成本的精准基因型分型与分子检测技术,助力推动我国动植物育种从传统方式向分子层面的跨越式发展。此次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玉米20K液相芯片“XNY-1000”,专为“西南种芯-V1”大模型配套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智慧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将有效助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普及应用。
此次合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整合前沿算法与专用芯片技术,促进了育种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了智慧育种关键工具的自立自强。它不仅大幅提升了育种精准性与效率,也为我国种业科技自主发展和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