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新型装备齐上阵科技利器20分钟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2025-09-12 15:33: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通 讯 员 王志华 毛胤德

  “闽北某地遭遇强台风袭击,夜间突发山洪内涝,3个村庄被洪水围困,多名群众被困屋顶亟待救援……”近日,武警福建总队某支队在野外驻训场展开防抗台风抢险救援演练。

  此次演练以近年闽北地区典型台风灾害为原型,复刻狂风暴雨、夜间搜救、水域复杂等真实场景,首次集中投入系留无人机、飞行救生圈等多款新型科技装备提升救援效能。

  “台风无情人有情,只有把科技优势转化为救援能力,才能在灾害来临时跑得更快、救得更准,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该支队领导介绍,针对台风灾害“夜间暗、水流急、环境杂”三大痛点,他们历时半年攻关,将无人机、智能传感等技术融入传统救援装备,打造出适配复杂场景的科技“利器”。

  深夜,模拟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仍在持续,某村庄因山洪倒灌沦为“孤岛”,夜色与暴雨交织,能见度不足5米,地面救援队伍难以快速定位“被困群众”。

  “迅速启用系留无人机照明侦察!”指挥组下达指令。操作手王正迅速架设设备,只见一台系留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百米高空悬停。与传统无人机不同,它通过地面电缆持续供电,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以往夜间救援主要靠手电筒或头灯照明,范围窄、易晃动,往往顾此失彼。”班长曹春扬紧盯屏幕说。此时,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正实时传回画面,屏幕上一个个红色热源信号清晰标注出“被困群众”的位置,“哪怕‘被困群众’被茂密树冠或墙体遮挡,无人机也能对其实现精准定位”。

  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坐标,救援组驾驶冲锋舟向目标村落靠近。当发现一名距离岸边较远的“被困群众”在屋顶呼救时,操作手操控飞行救生圈快速响应。只见这款融合了无人机技术的装备,如离弦之箭般掠过雨幕,悬停在“被困群众”上方,精准投下救生圈。

  转移“被困群众”时,水面助推器派上了大用场。救援官兵手持设备靠近群众,将助推器挂钩扣在救生衣上,启动开关后,设备便会以稳定动力牵引官兵与被困者向冲锋舟移动。“现在有了助推器,既能省劲儿,又能保证速度,安全感强多了!”参与救援的官兵谭武说。

  此次防抗台风抢险救援演练中,从定位到投送再到转移,整套流程衔接顺畅,不到20分钟,首批5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科技救援水平,该支队与消防装备厂家研究人员成立“产学研”小组,采取“部队提需求—厂家出方案—联合做测试”的闭环模式,将救援实践中的临时解决方案转化为技术升级方案,历时半年改进了6类12款装备。使系留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8小时,给飞行救生圈增加了抗风稳定装置,为水上助推器优化了防水性能……一系列装备为闽北山区复杂环境“量身定制”,使救援更高效。

  “科技给我们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铁臂膀’。”该支队某大队大队长崔毅望着演练场上官兵们忙碌的身影说,下一步,支队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在实战化训练中锤炼“快响应、精处置、零失误”的救援能力。

责任编辑:苏菁菁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