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指导,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下简称环保所)联合湖北省咸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科技赋能·宜居宜业—南方水网区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湖北咸丰举行。
会议旨在共同探讨南方水网区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加速治理模式创新与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为破解水网密集、人口稠密、环境敏感区域的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会上,环保所所长、党委副书记熊明民介绍了环保所牵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建设与治理科技攻关项目。与会人员观摩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朝阳寺镇长岭村李家坝农村人居环境协同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环保所乡村环境建设创新团队展示了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污水自动喷灌回用技术、污水土地渗滤处理技术等南方水网区乡村环境治理成果应用情况,为南方水网地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技术方案和实践样板。会议邀请农民、基层管理人员、企业等不同主体代表座谈交流。
据介绍,近年来,环保所面向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不断强化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牵头编制2项农村改厕领域国家标准,研发了集中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分散式黑灰水土地渗滤处理技术等低成本、低能耗的农村厕所改造及黑灰水协同处理技术模式,搭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打造了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并在湖北、贵州、宁夏、内蒙古等全国20余省示范推广应用,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