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战冲锋的“通信尖兵”——记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二支队勤务保障大队一级上士闫聪

2025-09-12 19:42:2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张宏瑞 龚海峰

近日,一次重大任务中,上级组织网络检查,前进指挥所视频断开连接,但来了几拨人,各种连接线、接头换了个遍,问题却依旧没有解决。

“快,把闫聪叫过来!”急难时刻,在场干部小陈又想起闫聪。闫聪匆匆赶到现场,经过一番研究,问题很快解决。

闫聪,湖北麻城人。新兵连时的他,训练积极刻苦、内务标准高。这位“瘦小伙子”一下子成为新兵连的焦点人物,在新兵连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新兵”。新兵下连后,他被分配到支队通信班,成为一名通信兵。

那段时间,中队配发了一批新的通信装备,他一头扎进了对新装备的研究中。没有老师,他就和战友们拿着说明书一页一页地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就和战友们讨论研究,对照着原理图,一点一点地练“实操”。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对新专业通信装备的使用技巧和装备知识,让新装备在第一时间形成了战斗力。

“担当是前行的动力,岗位就是舞台,要用行动演绎精彩人生篇章。”他感悟道。

通信岗位虽不是大舞台,但它是保障首长机关指挥部队顺畅的“桥梁”,同时又是展示支队形象的“窗口”。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岗位,他紧跟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步伐,立足自身实际,系统学习掌握武警部队支队级所有通信装备使用和维护、武警部队三级网络构成、基层大中队哨位监控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等基础知识,对通信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对所有装备做到日有检查、周有维护。

在一次重大演习任务中,支队与上级的通信中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所有人措手不及,业务部门领导包括线路维护人员彻夜抢修测试线路,却迟迟没有结果。刚好遇到上级紧急会议,闫聪从另外一个现场紧急赶到,迅速检查故障情况,很快找到最优临时解决方法,利用自己所学的卫星便携站把图像和声音传到了上级会场,最终顺利保障了任务进行。

类似于这样的紧急情况,闫聪处置了不知道多少次。入伍15年来,他始终深耕通信领域专业,长期刻苦钻研通信原理,带领班组先后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中非论坛”、“一带一路”驻地信息系统建设、卫士演习等重大演训的通信保障任务,通信保障实现零误差,成为闻名业内的通信尖兵。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单位技术带头人,闫聪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把多年的工作经验整理梳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友们,并带领战士们反复练习。这些年,他带过的兵有13人入党、4人立功,3人考学提干,培养出10余名业务骨干。他自己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一次,被总队评为百名优秀士官。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