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本届工博会现场将有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在专业观众、国际展商比例等重要方面有望创下历史新高……”9月1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说。将于9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的工博会,是世界知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品牌展。本届大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据介绍,大会包括1场高规格开幕式,三大特展——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以下简称国家展)、养老机器人展及未来工业创新展,9个行业主题展,10场重点行业峰会,堪称“中国工业的‘4S店’”。
国家展将以完整体系呈现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介绍,国家展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成就展、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题成果展和产业基础创新成果展三大展区组成。据了解,国家展将展示如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以及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成效,以“硬实力+全体系”凸显中国工业发展厚度。
汤文侃介绍,大会将全方位呈现未来工业的发展图景,聚焦超导、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并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极致维度,全景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截至目前,大会已有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
在全面“AI+产业”的背景下,大会将以新型工业化“硬成果”衔接前不久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软实力”,重点展示AI与制造业的融合成就。“例如,展出的智能体机床实现了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的加工路径自主生成;国产化口腔手术机器人结合AI手术方案规划,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口腔种植手术。”汤文侃说。
工博会不只是展示平台,更是合作桥梁。本届大会创新推出“展会+工厂”联动形式,开辟了7条工业考察路线,辐射上海及周边2小时圈,用“上午看展、下午进厂”的模式,服务工业全产业链用户。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窗口,本届工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再攀高峰:共有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中全球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达约300家。施耐德电气、松下、博世、菲尼克斯等知名企业全球高管都将出席本届工博会。据介绍,国际展商参展面积和国际观众的预约数均创历史新高,展会已收到超过2500位境外地区专业买家的预约参观确认。这些买家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客商占比达30%。
大会将为全球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动能。“我们期待通过这次展出,让各界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成效与发展动能,共同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迈进的坚实脚步。”汤文侃说。